44118太阳成城集团
东油首页
|
人才引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组织机构
委员会
发展历史
党建工作
党建机构
理论学习
党建动态
党员风采
学科建设
学位点
重点学科
重点专业
重点实验室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导师介绍
教师名录
学科带头人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
科学研究
科学概况
科研团队
科研成果
重要项目
学工在线
组织机构
管理文件
学生组织
学风建设
学子楷模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校友天地
优秀校友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专业介绍
教学管理
培养方案
教学平台
常用下载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规章制度
学生下载
教师下载
工程教育认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2014版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培养方案0708
发布日期:2017-10-12 作者:44118太阳成城集团 来源: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点击: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
攻读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8Z2
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学科(领域)简介
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是设置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学科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的多维度信息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利用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内涵,以发展面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先进的计算机处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目标,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组织结构出发,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学科研究的切入点,把握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和内在规律,结合社会、石油石化行业生产实际,按照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开展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
自设置本学科专业以来,逐渐形成以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技术、资源信息集成与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仿真与可视化建模技术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在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等方面发展迅速。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地质科学的理论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相关研究方向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化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科学研究,并与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地质工程等学科领域相结合,深层次研究信息资源获取、表示、存储、处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创新地运用本学科理论和方法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能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及教学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及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年限
学制为3年。具备提前毕业资格研究生,修学年限可在2~3年弹性变化,博士生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
1
、人工智能与地质资源信息处理技术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是本学科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向之一,主要面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研究智能信息处理理论与方法、多维度智能数据建模、系统仿真与过程模拟、智能数据分析以及智能技术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2
、地质资源信息集成与分布式计算技术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数据集成及应用技术、数据模型表示及组织、海量数据并行处理、数值模拟及机群计算技术、网格计算技术、数据中心规划与建设等,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中具有重大作用。
3
、仿真与可视化建模技术
本方向利用计算机系统仿真技术与可视化技术,研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中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图形图像处理、基于GIS平台的信息集成与利用、虚拟现实、数字媒体等理论与技术。
4
、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
本学科方向密切结合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研究前沿,研究复杂系统数据挖掘理论、方法和模型,主要包括:特征分析与比较技术、大型数据库系统关联规则挖掘、非线性地质统计分析、分类与预测、兴趣模型的三维表示等,并从计算理论、表达与算法、系统实现等三个方面研究问题的可计算性和计算复杂性;利用现代智能算法,研究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研究过程及管理过程中所产生数据的组织、分析方法,研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5
、计算机软件体系结构
本学科方向针对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应用技术,以构建可重用的软件服务体系为目标,在软件服务标准化、服务描述、服务检索等方面开展研究,并与搜索引擎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检索与应用软件集成,形成面向服务的应用软件体系。在需求工程与过程工程研究中,研究以业务过程模型为主线,结合过程建模、过程分析、过程仿真和过程优化等技术的方法论和模型。
五、课程设置、学时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0.5-1年。总学分不低于1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导师要管教管导,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七、文献综述
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学习相关课程及进行资料和文献调查研究,应至少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100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三分之一,并写出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评阅合格后,交学院存档。
八、学术活动
在
学期间要求主讲
1
次、选听
10
讲以上学术报告。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学院存档,记载成绩,记
1
学分。
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九、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要求见《44118太阳成城集团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论文撰写要求见《44118太阳成城集团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发表学术论文要求见《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十、本学科文献资料读书目录
本学科研究生应主要研读以下重要学科文献:
Ei Engineering Village
、
ISI Web of Science
、
ProQuest
、
IEEE Electronic Library
、
ISI Inspec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自动化学报、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控制与决策、地质学报、岩石学报、地质科学、沉积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石油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等。
十一、编制人、编审人
编制人:刘显德
编审人:刘贤梅
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备注
学位课程
公共学位课
B111504
博士英语
64
3
1
按语种选修
B111505
博士俄语
64
3
1
B111506
博士日语
64
3
1
B19150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2
1
必选
学科基础课
B011502
现代油气成藏理论
32
2
2
至少
5
分
B013501
地质过程定量分析与模拟
32
2
2
B071505
分布计算与并行计算
48
3
2
学科专业课
B071503
计算智能及应用
48
3
1
B071504
油气资源信息系统
48
3
2
B071501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48
3
1
B071502
多
Agent
系统
48
3
1
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
B073506
计算机算法理论与分析
32
2
2
B072501
计算机技术与资源信息工程学科前沿课程
16
1
2
B073507
信息集成理论与技术
48
3
2
B073502
数据挖掘
32
2
2
B071506
高级人工智能
48
3
1
B073503
高级软件工程
32
2
2
B073504
高级图形学
32
2
2
公共选修课
B19350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18
1
1
B112504
博士二外英语
32
2
2
一外非英语必修二外英语
B112505
博士二外俄语
32
2
2
B112506
博士二外日语
32
2
2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
1
1~6
必修